学院简介
| 外国语学院介绍 |
学院概况 学校2002年发文成立外语系,2008年改为外国语学院。学院现有英语、日语和商务英语三个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语种有英语、日语、法语(二外),同时负责全校非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外语教学。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新文科”建设理念,培养“精外语、强人文、重实践、国际化”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另有外籍教师4人和外聘教师5人。学院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25次,校级十佳青年教师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7人,具有半年以上国(境)外求学或访学经历的教师占比60%以上。学院着力构建“语言+国际传播”“语言+国际商务”“语言+人工智能”三类交叉团队,深耕外语教育,聚焦语言服务,为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专业和教学条件 学院设立“一带一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阅读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人工智能语言服务中心、外语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现有一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英语岭南文化英语导读)和一个省级教学团队(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团队)。海珠、白云两校区共计语言实验室6间。建设20个校外实践基地,包括贸易、会展和教育培训等,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和社会服务 学院每年获批省市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共主编或参编教材10余部,出版专著和译著30余部。学院教师主持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2项,参与5项,成立助农直播团队和义务支教团队20多个,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和学校农工学科优势精准赋能基层教育、文化建设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学院与保利会展、大洋教育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每年合作培养和输送100余名学生服务国际会展和电商行业,以语言科技助力广东发展。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院践行“优雅、自信、勤敏、踏实”的院训,学风优良,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外语学科竞赛每年获全国性奖项20余项,全省性奖项100余项。 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硕士研究生录取率保持在10%左右,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人数占比5%左右,含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高校的本科双学位项目、本硕连读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