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关工委2025年工作要点,结合外国语学院的专业特色与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贡献力量,现将外国语学院2025年关工委工作要点制定如下。
一、深入学习与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组织专题学习活动:定期组织“五老”同志及关工委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座谈会、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剖析会议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深刻领会其内涵,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外国语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行动。
开展多元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院宣传栏、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班级会议、主题团日活动等传统渠道,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落实学校关工委布置的任务
深化“读懂中国”等品牌活动:积极响应学校关工委的号召,结合外国语学院的专业特色,组织学生深入采访“五老”典型,撰写征文、拍摄视频,展现外国语学院学生的风采。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比赛,通过国际交流渠道传播中国故事,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国际传播能力。
举办“问道”职业生涯沙龙等系列讲座: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分享经验,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讲座内容可以涵盖外语学习心得、国际交流经历、职业发展建议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三、用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立德树人故事
加强学生思想建设:依托学校火炬宣讲团,深入学生社区,贴近学生思想、学习与生活实际,开展特色宣讲活动。宣讲内容可以包括党的历史、国家发展成就、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忘年同行,同读经典”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经典著作的外文版,以及《廖仲恺传》《何香凝传》等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书籍,通过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分享心得体会,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外语水平。同时,鼓励学生用外文进行阅读分享和开展外语词汇竞赛,推进“三进”工作走深走实,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锻造专业本领,培养胸怀“国之大者”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四、打造具有外国语学院特色的关工委工作品牌
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前辈说”栏目,打造学院特色关工委工作品牌,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离退休教师们是学院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通过“前辈说”栏目,他们可以分享从教经历、学术心得、育人理念以及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寄语与期望,为学院师生提供精神指引和专业指导。同时,该栏目也将成为传承学院文化、凝聚师生情感的重要平台,让前辈们的智慧与精神在学院代代相传,激励着每一位师生不断前行,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五、加强学院关工委队伍建设与干部培训
落实工作条例与行动方案:全面落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二级学院关工委学生委员工作条例》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方案》,加强各级联系和交流,确保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积极申报优秀二级关工委,提升学院关工委的工作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加强干部培训与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关工委干部参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培训内容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新媒体运用等方面。同时,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为关工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干部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六、加强关工委网页和新媒体平台建设
完善网站与新媒体平台功能:加强学院关工委网页和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完善信息发布、活动通知、成果展示等功能。同时,加强与学校关工委网页和新媒体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七、加强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
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紧密合作:积极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过联合举办活动、共享资源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果。
通过以上工作要点的实施,外国语学院关工委将在新形势下,结合专业特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