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至22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周玲艳教授和段国祥副教授,携手农业专家郑奕雄教授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贾琳琳副教授,前往梅州市丰顺县小胜镇开展科技和教育帮扶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是学院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
在小胜镇工会主席吴洪波的陪同下,专家团队首先考察了广东兴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态农业种植的企业,其猕猴桃种植项目已被政府列入“一村一品”实施项目。在交流中,专家团队详细了解了小胜镇猕猴桃种植的现状和技术需求,周玲艳教授提出了优化种植技术、推广绿色防控措施以及加强猕猴桃品牌建设等建议。
随后,在小胜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工作队队长郑伟平的带领下,专家团队前往小胜镇丝苗米种植基地进行调研,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了丝苗米的种植情况,并就如何优化种植技术、科学管理田间供水以及合理施肥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丝苗米作为广东特色优质稻米,近年来在小胜镇得到了广泛推广和种植。周玲艳教授指出,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可以有效提高丝苗米的产量和品质,并针对小胜镇气候和土壤实际情况提出了丝苗米的品种选育建议。郑奕雄教授提出了跳出小胜办小胜,从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出发,联合周边三五镇共建产业联动示范带,建议小胜镇用好长寿之乡富硒资源,发展黑色类、紫褐色类等功能农产品,同时提出发展山区庭园农业、发展林下绿色经济和发展辣椒、烟叶等新产业的建议。
专家一行还前往丰顺县威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观交流,了解丰顺县在农产品和蔬菜种业以及推广农业种植、养殖技术方面的情况。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丰顺县“双百行动”服务队队长肖海林、驻丰良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叶嘉茵等向专家团队介绍了丰顺县农业种植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小院在丰顺和威阳农业开展工作的情况。
此次赴小胜镇的对接帮扶还包括在小胜镇开展的“英语语言文化营”活动,专家团队一行来到坚真中学走访了师生义务支教课堂,并与师生开展了互动交流。外国语学院“语你同行”实践团成功对接小胜镇,寒暑假定期在小胜镇开展教育帮扶活动,此次师生一行15人在小胜开展了为期7天共5个班的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法、作文、听说、绘画和手工艺术等。贾琳琳表示这是实践团第三次在坚真中学开展训练营活动,共吸引240余名当地中小学生参加,精彩纷呈的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家长的好评,丰富了地方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当地学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了文化自信和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能力。
小胜镇作为“华夏女杰”李坚真的故乡,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近年来,小胜镇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此次科技帮扶活动不仅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也是“高校+企业+基地+农户”产学研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这种模式,学校能够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进一步为小胜镇的农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力量,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小胜镇的合作,探索更多科技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学院计划通过定期派遣科技特派员团队、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中小学教育帮扶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小胜镇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学院还将结合小胜镇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化+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小胜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