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奋斗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而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我们相信每个追梦的人都是勇敢无畏的,他们也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危颖欣的考研故事,了解她的考研历程。
一、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危颖欣
专业班级:英语181
录取学校与专业:华南师范大学 学科思政
二、个人经历:
大学本科四年,就读本校英语专业,在专业方面,分别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与大学专业英语四级考试;除此之外,还在大三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和雅思考试。在文体活动方面,曾任校艺术团舞蹈队队长,在大学前两年积极参与校内外舞蹈节目,并带领队伍通过《蓝图》一原创剧目获取大湾区艺术节优秀奖。除此之外,大一期间参与仲恺微电影比赛,通过微电影的录制与投稿,获取团队一等奖。在实践方面,曾参与校支点义教支教活动,以及进入广州市花都区公立小学进行实习工作,正是这些教育经历,让我逐渐确立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人生志向。
三、考研采访:
Q1:为什么选择跨考呢?
首先选择跨考学科思政专业是因为兴趣。高中时期读文科,政治成绩一直都挺好的,在别人眼里,这个学科可能会很单调,但在我眼里,我却觉得很有趣。其次是因为一次支教的机会,有幸给当地的孩子上了一堂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让我真正意义上接触到了思政教育。之后我也就尝试阅读思政教育的周刊,感受到了思政教育的无限魅力。但说实话,最后让我鼓起勇气选择跨考专业是因为17届商英的燕蕾学姐,她于21年考上华师,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我心里默默地坚信,师姐能做到的,我照样能做到的。因此,我想就是这种种原因,我选择了跨考,总结起来,就是热爱与决心吧。
Q2:在考研择校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看自己的志气,你是想考211、985,还是普通的双非学校;第二点就是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认知,再去考量自己经过一年的努力,能否达成目标。
Q3:是以什么心态看待考研的?
我觉得就是坚定的心态吧。需要对自己有自信,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当然这不是一份盲目的自信,而是一种付诸行动的自信。唯有付出行动,让自己感受到每日都有进步,心里才能有更大的底气。
Q4: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制定复习计划上有什么经验传授?
我认为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意是合理的,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且尽量细化。备考时,每天就是早上背专业一,下午复习专业二,晚上7点到八点半就是政治时间,八点半到九点半就是英语时间。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复习方式,我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因此我觉得更细致的计划表能够督促自己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Q5:备考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经历或或者惊喜的收获,或者考研学子相互鼓励、进步的感人故事?
其实让我比较难忘的经历是我在考研冲刺时期的一次生病。那是因为吃错食物,肠胃炎引起发烧。因此耽误了两天学习时间。那次我忍不住哭了,我不是因为生理的不适,而是因为我觉得我很对不起自己。因为没有照顾好自己身体,耽误了冲刺的两天宝贵的学习时间,我内疚极了。因此这里我非常郑重地跟学弟学妹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照顾好自己身体,才有精力战斗。
Q6:在备考过程中,如何处理负能量?
负能量在考研期间是很常见的,我们不应该把它当成敌人,而是应该把它当成朋友,学会与它和平共处。当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去运动出一身汗,当然还可以大哭一场。相信我,发泄完情绪时就会很舒服。
Q7:整个备考阶段,如何调整本专业与考研的关系?
我本专业是英语,而考研专业是思政。我认为时间分配上,本科专业与考研专业在备考时比例置于4:6,备考考研专业的同时也要按时上课、按时交作业、不挂科。我承认,考研一年间,不可能除了考研以外没有别的事情做,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处理本科学业任务与考研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考研而放弃本科学业,如果本科学业有点差错,也会影响研究生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不能因为其他任务,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有其他任务缠身,我也要坚持每天学习,就算是学两个小时,也是坚持。
Q8:有没有什么经验、忠告想与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分享的?
我想对师弟师妹说,既然选择了考研道路,就要一路走到底。我有一个一直鼓励我的朋友,一直对我说,“不要给自己任何退路”。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其实考研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努力是不会骗人的。只要你相信光,一定能见到光。坚持地每天尽其所能、努力学习,即使你觉得现在觉得自己还处在暗处,但是要相信强光总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出现。
四、总结
“星光不问赶路人,成功不负有心人。”成功没有捷径,每一次成功都是背后无数的汗水与泪交织而成的。危颖欣的考研故事告诉我们,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望危颖欣师姐研究生生涯灿烂美好,一直做热爱的事情。望所有考研学子都能考取理想院校,一“研”为定。


